找手机游戏就上二方手游 专业手游下载网站!

游戏更新 | 安卓游戏 | 苹果游戏 | 推荐游戏 | 软件更新 | 文章更新 | 热门文章 | 推荐文章

坐享之夫(南朝为什么会出现“四百八十寺”)

时间:2024-04-25 14:55:30    编辑:down

二方手游独家资讯

南朝为什么会出现“四百八十寺”

任何一个历史现象的出现,必然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。

宗教势力,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,便由内向外延伸,直到它能伸到的触角为止。

产生于青藏高原南麓,它的无为而治和平统治思想,与世俗社会的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并行而行。这种色空,空色两不干,以佛的爱人之心感化人的统治术,对于长年战乱不断,人们寻求安稳思想无疑有极大的吸引力。

传统文化是易经,易经的无为而治,阴阳学说,与的色空观念不谋而合。

传统文化在汉武帝时达到了融合为一的儒家杂霸思想,土族阶阶层欲掌控话语权,这必然与想控制社会的帝王产生矛盾。帝王为摆脱士族的控制,便引进其它思潮,使之处于博弈之中,帝王从中调停,以便掌握时局。

这种思想博弈,在帝王强势之时,便可左右形式,但帝王处于弱势时,则某一种思潮便占据上峰,反过来影响时局。

在历史上思想强势的帝王,一个是秦始皇,一个是汉武帝,一个是唐太宗。

秦朝是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。汉朝早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,汉景帝开始便注重儒学的仁教统治术,董仲舒时想以儒教影响汉武大帝,汉武大帝则引进道教,法制,墨学等使之相互牵制,这样皇帝才能左右形式。汉武大帝时派张骞出使大月氏,引来了,徒,也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向东发展,到东汉时期,在中原大地扎了根,随着东汉未年的混乱局面,少数民族大肆内迁,在少数民族地区比在中原地区的发展要快的多,大多以一种宗教为主,这样便在,内部中心开花,四周浸润,占据了宗教空间。三国时南方和西南地区,以吴蜀为夲土儒教,北方曹魏也以儒道为主。时代进入晋朝以后,司马氏,为掌控思想潮流,对其它防范极深,士大夫为避祸,倘清谈,说老庄,也乘虚而入。到八王之乱,少数民族大量南侵,形成南北朝对峙,少数民族大多信奉,南朝则主要是豪族的儒教者掌权,门阀严重,出现了门阀居上流,寒族居下游的局面。这种局面到萧衍时得以打破,他执政后,打破门第阶限,崇拜,这使的寒族得以晋身官僚系统,使社会得以在佛儒道博弈中,以为国教,使的士大夫阶层血液得以更新,促进了社会的发展。

上既好之,下必从焉!在梁武帝的大力推行下,全国范围内的大小寺庙,充斥天下。有史书记载在江南有大约上千所寺庙,萧衍夲人更是荒唐到自已出家,上大臣赎他回来的闹剧。物极必反,不久他自已在荒唐中饿死。这上千所寺庙,也随着梁王朝的灭亡,而烟没在历史中。也在过盛之后,遭到了毁灭性打击,从此与儒道教一起,进入平衡发展之中,虽说有时占上风,但那种一家独大的局面,一去不复返了。

因此才有牡牧的: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的感慨了!


为什么觉得很多女性都喜欢逼迫丈夫成功,以

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,我想题主大概率是个男性,我作为女性来回答这个问题。虽然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似乎有点并不大友好。
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有三个事实需要说明一下:

1、在大多数情况下,在家庭小单位里,家庭劳务生活,生育孩子,养育孩子的责任方面,女性的付出大于男性。

2、在社会权利,财富与资源的控制方面,目前来说,还是社会男性掌控更多。

3、年轻未婚的女性有一定的性别红利。已婚成性则逐渐丧失。

基于以上三点基本事实,再分析职场男女之间的收入曲线,会发现随着年龄增长,男女呈现完全不同的走向。

1、男性容易低开高走。

2、女性容易高开低走。

如果问为什么?

很好理解,假如大学毕业22岁,一开始的男女起薪都是一万,那么从22到35之间,男性的收入曲线呈现一路上扬的走势。

女性收入曲线则是先扬后抑的走势,拐点大多出现在30岁左右,因为女性这个时候在经历结婚生育的过程,生育后重返职场,升职加薪的机会远远少于男性。

这背后更大的问题不仅仅是,职场的性别歧视,还有女性的精力开始分散,体力逐渐下降,生理的衰退也比男性更明显。

这里的第一个问题是,为何婚后女性要逼迫男性去赚钱?

虽然不应该去强调女性的弱势形象,但是婚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和利益共享,女性的价值在婚姻的较早阶段已经实现交付,而男性对家庭的贡献往往是后期体现在经济上更多。

所以,如果仅仅讨论劳动性回报,排除投资回报,按照收入曲线的均值回归理论,大部分男性婚后的收入会逐渐高于女性,逐渐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,而女性除了工作,更多的精力则是均匀分布到照顾家庭与孩子,收入难以实现较大幅度提高。

这个时候,女性的预期收益与幸福指数大多数与男性的收入,呈现正相关。

于是,出现题主所说的,女性倾向于逼迫男性成为收入更高一员。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。

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自己不努力成为高收入的人,享受高品质的生活?问的太好了!

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女性用行动在回答。

她们不结婚,不生孩子,自己赚钱,也享受恋爱,因为她们财务独立,精神独立,不需要婚姻带来价值保障。如果有需要,甚至她们去选择优质的定制自己喜欢的孩子。

她们就是楼主说的自己努力去过高品质生活的人。没有任何问题。

但是如果男生希望这样的女性来为自己洗衣做饭,生儿育女,就要考虑两个问题:

第一,你来什么价值来交换?爱?好的。

第二,女性出于爱,于是生儿育女,洗衣做饭,同时女性收入下降,怎么办?你能否进行收入补偿?

想清楚了这些问题,其实答案很明显。

有责任心的男人不需要女性去逼迫,自己会去努力为家庭获得更好的经济条件。因为基于生理差异,目前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分工,还是男主外,女主内。

缺乏担待的男人才会一边质疑为何女性不努力,只想坐享自己的奋斗成果?一般继续平庸的生活。但凡男性愿意全力以赴在家做家务带孩子,相信很多女性都可以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
所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是,越来越多家庭选择丁克,甚至只恋爱不结婚,来满足楼主这样的男性提出的问题。

女性更多地投入工作,自给自足,做好自己的财务规划和养老安排,享受更加自在的生活,不用逼迫男性去成功,也不用被疑女性的价值。

正是有这样的问题提出,所以这样的分化也正在上演。建议男性少点提出这个问题,因为带来的结局就是,优秀的女性不将就,自己自足。而明知如此还将就婚姻的女性,创富的价值会更加弱化。导致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。

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!

张良到底有多聪明

张良可是汉朝的开国元勋,汉高祖刘邦手下的第一谋臣。他与萧何、韩信一起,被刘邦钦定为“汉初三杰”。即使是在后世,善于谋划的人,也都被比喻为“吾之子房”,诸如曹操赞荀彧,朱元璋赞刘伯温。仅凭这一点,就足以看出,张良的聪明才智是举世公认的。

张良出身于战国时期的韩国贵族之家,其父亲、祖父均为韩国相国,深受器重。因此,在秦灭韩之后,张良为了复仇,散尽家财,求得一位善掷大铁锤的大力士,在博浪沙埋伏行刺秦始皇。只可惜,掷出的铁锤砸到了用来混淆的副车,并没能伤到秦始皇。

史书中记载的秦始皇被刺,总共有三次,分别是荆轲、高渐离,以及张良。三次刺杀均以失败告终,却只有张良幸存。张良的这次刺杀虽然失败,但是张良却能全身而退,隐姓埋名躲过了秦始皇的追捕,可见张良具有非常强悍的自保能力,料事长远。

张良在投靠刘邦之后,数次在,为刘邦出谋划策,不但救过刘邦的命,还让刘邦规避了大错,把握时机,最终击败项羽,成就了帝王霸业。

张良先助刘邦逃过了鸿门宴一劫,又助刘邦在项羽面前斡旋,将刘邦的封地,由原来的巴蜀,加上了紧靠关中的汉中之地,为刘邦以后攻取关中,夺取天下,布下了地利优势。同时,他还建议刘邦入汉中时,烧绝栈道,用来项羽。

如果说此时的张良还有兴复韩国的私心,而在韩王成被项羽诛杀,张良再次投靠刘邦之时,就全心全意助刘邦争霸天下了。

刘邦在韩信的帮助下,暗度陈仓,平定三秦,取了关中。此时,还在辅佐韩王成的张良写信给项羽,帮刘邦项羽,说刘邦的汉王名不符实,取了关中就会如约而止了。同时,张良又把齐王田荣预谋叛乱的事情,告诉项羽,吸引项羽出兵东征。这就为刘邦争取了稳定关中,以及平定附近诸侯的时间。可以说,如果不是张良及时忽悠项羽东征,刘邦要出关中,将会是一场与项羽的血战,根本就没有快速发展的机会。

之后,项羽杀韩王成,张良投奔刘邦。彭城之战,刘邦的五十余万大军被项羽三万精骑突袭大败,几乎全军覆没。幸亏又得张良及时谋划,让刘邦又有了绝地反击的机会,即有名的“下邑之谋”。张良向刘邦献反间计,派人离间英布与项羽;同时,拉拢彭越、韩信。张良建议,一边以利让英布、彭越进攻项羽,一边让韩信攻击燕赵之地,发展壮大汉军的实力。韩信的,经常让刘邦调走,推测就是张良给刘邦出的鬼主意。

荥阳之战时,刘邦被项羽重重围困,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一个馊主意,分封诸侯。乐的刘邦赶快刻印,准备让郦食其去各地游说分封。幸亏张良及时发现,给刘邦列举了一二三四……一大堆理由,其中最主要一点,封土赐爵应该给有功的将士,否则,还拿什么激励将士继续作战取得胜利?即使胜利了,将士也会各回封国,追随各自的国主,还有谁会追随汉王,又拿什么巩固天下呢?张良一席话吓的刘邦豁然顿悟,转身把郦食其给骂了一顿。

此后,张良在韩信请封假齐王时,又及时提醒刘邦,封韩信为齐王,彭越为梁王。刘邦在韩信、彭越的帮助下,与项羽达成了鸿沟和议,中分天下,东归楚,西归汉,即“楚河汉界”的由来。

鸿沟议和之后,张良又及时劝刘邦撕毁和约,追击撤退中的项羽。同时,张良告诉刘邦应该划分封地给韩信、彭越,诱使韩信、彭越出兵相助。最终,汉军合围项羽于垓下,取得了楚汉争霸的胜利。

汉朝建立之后,张良继续给刘邦献策。张良跟当年李斯建议秦始皇采取郡县制一样,也建议刘邦采取郡县制,虽然刘邦未完全采纳,却避免了项羽完全分封制带来的覆辙。张良支持了娄敬定都长安的建议,让刘邦从洛阳迁都关中,占有了蜀川、关中粮仓,以及河套牧场之利。在分封功臣时,张良又建议刘邦先封刘邦痛恨、想杀的雍齿,稳定了开国功臣之心,避免了大规模反叛事件发生。而在继承人之争时,已经退隐的张良又给吕后建议,只需要请出商山四皓即可保住太子刘盈的地位,解除了继承危机。

从上面的所有事迹,不难看出张良的聪明,以及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的谋划能力。而且,我们开始就说了,张良善于自保。张良虽然被刘邦誉为“汉初三杰”之一,可是并不像萧何跟韩信一样,被刘邦所忌惮,而是很少被刘邦猜忌。

张良在大事已定之后,明哲保身,急流勇退。原本刘邦要张良自己选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,但是,张良仅仅接受了刘邦封赏的一个留侯的爵位,封地在沛县留地。然后,就托辞多病,闭门不出,也没有参与残酷的刘邦削异姓王之争。

看来看去,难道是张良留下的明哲保身,急流勇退的智慧,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?当然不是!

张良的长子张不疑因罪国除。次子张辟疆同样从政,还曾在汉惠帝驾崩后,进言丞相,启用吕氏宗亲为将,才可安吕后之心,这才有了吕氏专权。而张良后世子孙中,有名的张千秋、张皓,以及三国蜀汉将领张翼,都参与政事,特别是张翼还死于战乱。他们都没有奉行明哲保身的智慧。

那到底张良留下的什么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,也就是到了近现代呢?很简单,修道!

据传,张良在得到黄石公授书之后,就开始修身炼气,退隐之后,更是沉迷黄老,静居修炼,欲轻身成仙。传说中,张良登仙之后,居太玄童子之位,常从太上老君行游于太清之境。

后来,张良有一个非常牛的后人,继承了张良修道的智慧,并且将之发扬光大。他就是据说是张良八世孙的张道陵。张道陵创建了五斗米道,三国时期占据汉中的张鲁,是张道陵的孙子,也是五斗米道的嫡系传人。该教派后来演变成了道教门派之一的“正一道”,各代传人皆被称为“天师”,所以又称“天师道”。因为是张氏子嗣传承,所以,所有的天师都姓张,又被称为“张天师”。

从唐朝开始,帝王们就开始册封正一道的各代天师,到了元朝,元世祖忽必烈正式从官方承认了“天师”的称号。张天师的传承,从张道陵、张衡、张鲁祖孙三人开始,分别为一代、二代、三代天师,到2014年最后一代天师为止,总共传承了64代。如果从张良算起,张良家族确确实实靠修道的智慧,辉煌了2000余年。

一个出轨的男人,在自己老婆面前不承认自己

题主你好。

一个出轨的男人不承认自己出轨,绝对不是出于爱,而是出于利益的衡量。

1.出轨的那一刻起,爱情已经不复存在。

众所周知,文章5年前出轨,这段婚姻苟延残喘5年以后,还是走到了尽头。跟以前明星分手,大众哭诉“不再相信爱情”不同,这一次这对明星离婚,几乎是全网叫好,大家纷纷表示,再也不用看着别扭了。

文章在离婚公告的第一句话是,“吾爱伊琍”,但是大众对此皆抱怀疑态度。

从文章出轨的那一刻开始,大众已经不再相信他的爱。

为什么?

因为爱情具有排他性。

“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。”相爱的人眼中容不下第三个人。

不仅容不下对方喜欢别人,自己也没有办法再喜欢其他人。

2.为什么出轨不敢承认?

如果一个人出轨还不敢承认,不是因为他爱你,而是因为他懦弱,没担当。

法律和道德都没有要求任何人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。

但是你选择下一段的感情的前提是,你已经从上一段感情抽身而出。

爱情允许“好聚好散”,但是不允许“吃里扒外”。

不过因为离婚牵扯到太多利益相关的事情,所以某些男人总是希望可以“家里红旗不倒,外面彩旗飘飘”。

这是爱吗?当然不是,我只看到“自私”。

如果伴侣出轨后,要以“爱情”的名义祈求你的原谅,请你记住,当ta出轨的那一刻,也许也是用这两个字眼跟第三者缠绵。

希望我的答案对题主有帮助。

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娶了黄家丫鬟,他知

陶澍的确有个姊妹易嫁的故事,是清人梁恭辰《北东园笔录》里记载的,虽不见于正史,但流传甚广,甚至连道光皇帝都知道,所以我们宁可信其有。

陶澍,字子霖,号云汀,谥文毅,道光朝的重臣,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、两江总督,清朝经世派大家,与龚自珍、魏源齐名,是曾国藩、林则徐、胡林翼、左宗棠等人的精神导师,晚清洋务运动的思想启蒙者。

陶澍是陶渊明的后人,母亲在他幼年时就去世了,父亲陶必铨是湖南有名的教书先生,先后辗转长沙的岳麓书院和安化学宫,也到有钱人家去做馆,他当爹又当娘,一直把陶澍带在身边悉心教导。

陶澍不负所望,嘉庆五年湖南乡试中举,嘉庆七年壬午科会试,陶澍高中二甲第十五名进士,点庶吉士,入翰林院,从此步入仕途。

陶澍幼时家贫,父亲陶必铨给他定了一门娃娃亲,是安化黄姓小姐,与陶澍年龄相仿。黄小姐据说貌美,有安化第一美人之称,传闻多了就被别人惦记上了,一吴姓富户倾慕黄小姐美貌,上门求娶。

黄父贪图丰厚的彩礼,遂生悔婚之念。黄小姐本人也嫌弃陶澍家贫,不愿意嫁给陶澍。但黄母喜欢陶澍,觉得他家虽贫,但书香门第,陶澍本人知书达理,又一表人才,日后必有后福。

黄父却看不起陶澍,也不相信陶澍会有什么出息。在他眼里,陶澍未来顶多步其父的后尘,当个教书先生,还不见得有乃父的名气。陶澍那个时候只是个秀才,由于陶澍之前安化从来没有出过进士,除了他亲爹陶必铨,没人相信陶澍会有飞黄腾达的机会。

黄家父女去意已决,非要悔婚不可,可陶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。黄家岳母觉得都不能做人了,悬梁自尽的心思都有。看着主母左右为难,黄小姐的贴身丫鬟挺身而出,提出可以由她代替小姐出嫁,反正陶家从来也没见过黄家小姐。黄母喜出望外,马上认丫鬟为义女,对外宣称是家中二小姐,并且将原来给黄小姐准备的丰厚嫁妆悉数转给她。这个所谓的黄家二小姐就是日后陶澍的原配夫人黄德芬。

嘉庆三年,陶澍十九岁时与黄德芬完婚。新婚之夜黄德芬向丈夫坦言李代桃僵之事,并转致岳母的歉意。但陶澍丝毫不以为意,他对黄德芬非常满意,黄家的姊妹易嫁对他完全没有影响。

此后,陶澍有如神助,一路过关斩将。婚后第二年中举,第四年中进士,独身一人在京里当翰林,然后父亲陶必铨去世,回乡守孝,三年丁忧期满,才携夫人重进京,黄德芬与陶澍成亲七年之后,夫妻才真正意义上团员。

从北京到川东的巴县,十几年里黄德芬一直追随陶澍宦辙,陪他渡过婚姻中最艰苦的岁月,直到他官至山西按察使。那时黄德芬患上咳喘,无法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,不能再与陶澍随行了,无奈回到安化老家的桃园别墅养病。黄德芬非常贤惠,生了三个女儿,陶澍为她请封一品诰命。但回乡不到二年,黄德芬就病逝了,没有陪陶澍走到最后。

而如愿嫁到吴家的黄大小姐却命运多舛。

吴家虽富,但为富不仁,为与族人争产,黄大小姐的丈夫被人打死,那时陶澍远在四川巴县的川东兵备道的任上,官太小,够不着家乡,因此没有帮上什么忙。黄小姐没有子息,族中人欺负她,直到陶澍当官当到山西按察使时,地方官才开始关照她。

不过那时她已人老珠黄,贫病交加,地方官不了解她与陶澍的关系,只把她当做陶澍的姻亲,照顾的比较潦草。陶澍为官清廉,不愿意为私事麻烦地方官,只能让夫人用自己的俸禄银子周济她。而她早就无处可去了,娘家人都不在了,只剩下陶澍和她的妹妹黄德芬了,黄德芬回乡后第一时间把她接到陶家老屋照顾。可是不久黄德芬去世,她就孤单一个人苦熬度日。

道光十六年,已经是两江总督的陶澍在江西巡阅军营后顺路回安化省亲,黄小姐自感无颜面对陶澍,投缳自尽,但被邻居和亲友救下。据说黄小姐被救以后,仍拒绝与陶澍见面,只愿意以陶澍家人的身份,在陶家庵堂戴发出家。

陶澍对自己的岳母一直很好,他的父亲去世后,陶澍把她当成自己唯一的长辈奉养,可惜黄夫人生不永年,在陶澍当京官时就辞世了,没有看到陶澍日后的风光。

道光十五年,道光皇帝招陶澍入京陛见,那个时候距离他离京已经十九年了。他走的时候,道光皇帝还在潜邸,再度归来,已经物是人非,道光皇帝登基十几年,陶澍也官至总督,君臣竟然从未谋面。

道光皇帝对陶澍一见倾心,两天之内三次接见他,每次长达两三个时辰。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,那两天几乎是一腾出空就招陶澍过去聊天。据陶澍的日记载,他们谈到陶澍的童年和家乡,谈到他的父亲陶必铨对他的教导。陶澍那时是重臣,疆臣领袖,朝野风传他家里姊妹易嫁的故事,津津乐道,想必道光皇帝早有耳闻。我们现在不知道君臣之间是否谈到这个话题,因为谈了陶澍也不会记载,只知道道光皇帝亲笔给陶澍家的祖屋题写了“印心石屋”的牌匾,一切的亲情、相思和遗憾都在“印心石屋”这四个字里了。

第二年,陶澍回乡路过醴陵,看到接待他的行馆门前有一幅崭新的楹联:

春殿语从容,廿载家山,印心石在;大江流日月,八州子弟,翘首公归。

这个楹联满是陶澍的典。上联是说他金殿独对,圣眷优隆和皇帝对他少年成长的关怀,下联的每一句都是陶家祖先诗词文章的梗。

陶澍读完大加激赏,马上找来办差的醴陵县令,要见这个挠了他的心痒,又才华如此横溢的作者,于是就有了左宗棠与陶澍的初次见面。左宗棠当时在醴陵县学馆教书,县令慕他大名,盛情邀请他为陶澍行馆题写楹联。那一年左宗棠二十四岁,刚刚中举,陶澍六十一岁,垂垂老矣。两人相见恨晚,秉烛彻夜长谈,结为忘年之交。

不久,左宗棠赴京会试落第,受同窗好友、陶澍的女婿胡林翼之邀造访两江总督衙门,陶澍放下所有公事,热情款待左宗棠。他指着总督衙门他办公的椅子说,将来这个位置一定是你的。然后,为自己的独生儿子陶桄向左宗棠求亲,二人结为儿女亲家,郑重其事向左宗棠托孤。为了报答陶澍的知遇之恩,陶澍死后,左宗棠在安化的桃园别墅一住就是七年,亲自教导女婿陶桄的功课,并且替陶家打理家业。

陶澍看人可比曾国藩那个半吊子相人之术靠谱多了。

四十年后,左宗棠果真坐在那把椅子上了,只不过他的官职和功业远在陶澍之上,彼时他已封侯拜相,位至二等恪靖侯,东阁大学士,军机大臣,成为真宰相,替朝廷镇守东南半壁河山。

他在陶澍用过的书桌上给两宫太后上折,呈请朝廷在江宁为他杰出的前任建祠纪念,并给那个专祠亲笔题写楹联,一点也不谦虚地把自己比作陶澍的后继者:

三吴颂遗爱,鲸浪初平,治水行盐,如公皆不朽;卌载接音尘,鸿泥偶踏,湘间邗上,今我复重来。

二方手游独家资讯整理发布

玩家评论